氢能点亮极地 国氢科技打造全球首个南极氢能发电系统
发布日期: 2025-03-20 | 作者:产品中心
本次秦岭站采用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的核心部件之一——“氢腾”氢燃料电池产品,由国氢科技自主研发制造。该微电网项目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国氢科技等单位共同实施,旨在构建氢电耦合的“风-光-氢-储-荷”供能系统,为南极带去可行的绿色零碳供能方案。
3月1日,由国家电投集团国氢科技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南极氢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在中国第5个南极站秦岭科考站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是氢能技术在南极环境下的首次成功应用,是国氢科技发挥清洁能源自主技术优势的又一创新之举,也是国氢科技践行“双碳”战略为极地科考提供清洁能源的“中国方案”。
▲1月8日,国家电投集团的品牌口号“风光无限 国家电投”随着“氢腾”电池系统“抵达”南极秦岭科考站。
本次秦岭站采用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的核心部件之一“氢腾”氢燃料电池产品,由国氢科技自主研发制造。该微电网项目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国氢科技等单位共同实施,旨在构建氢电耦合的“风-光-氢-储-荷”供能系统,为南极带去可行的绿色零碳供能方案。该项目的实施也是国家“氢进万家”项目成果的重要应用实践,展现了氢能技术在极端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氢腾”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在提供绿色电力供应支持的同时,也明显提升了整个供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为科考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带去了更稳定的能源保障。
该项目的成功运行,不仅验证了氢燃料电池产品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还填补了氢能在南极能源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空白,为低温恶劣环境能源系统建设、微电网建设提供了样板。
2024年11月,“氢腾”氢燃料电池产品在内蒙古完成模拟环境调试验证和设备装船,搭载中国雪龙2号前往南极。
2025年3月1日,搭载“氢腾”氢燃料电池的设备及系统在秦岭站完成安装调试,成功发电,进入运行阶段。
设备的成功运行离不开项目团队的坚持与付出。为了让设备能够很好的满足极地场景要求,19名国氢科学技术研发人员组成的氢发电团队,在接到任务后就展开性能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等工作,攻克了氢燃料电池快速冷启动、高效转化等技术难题,研发出了具备高可靠性和强适应性的专用氢燃料电池发电产品。为了模拟南极的用电环境,进行各项设备的联调联控,国氢科学技术研发人员与太原理工大学项目团队,近两个月驻场内蒙古模拟现场,克服环境恶劣等各种困难开展测试。正如一名研发小组成员所说:“我们要确定保证产品在南极运行万无一失,为秦岭科考实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重要任务,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份责任与担当,正是所有研发人员的共同心声。
下一步,国氢科技将继续履行央企使命与责任,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聚焦氢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硬核氢能产品,推动氢能技术在更广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氢能力量。
“氢腾”发电燃料电池是国氢科技针对氢发电、热电联供等场景开发的专用燃料电池产品子系列,具有高可靠、长寿命等优点。该产品可模块化扩展,功率范围覆盖50千瓦至数十兆瓦,发电效率可达50%,热电综合效率可达90%以上,设计寿命40000小时。该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氢分布式供能、氢储能、备用电源、应急电源等场景。除南极项目外,该产品目前已应用于多个工业园区供热供电,并在济南起步区厂区稳定运行超过两年,下一步还将批量应用于“氢进万家” 科技示范工程氢能社区和园区供能,代替柴油发电机作为电站、数据中心、工业园区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等。
下一篇:世界上限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交付!填补我国大缸径绿色新型燃料船用低速机研制空白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积极创建低空领域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快引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研发机构,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空技术快速融合,力争在航空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可持续航空燃料及传感器、无人机反制、飞控系统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氢能(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揭牌氢能动力联合实验室。未来,双方将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在氢能产业和市场开拓、基础和前沿技术探讨研究、行业政府支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快速推进合作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凡本站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
宇树科技王兴兴:预计年底H1机器人跑速达10米/秒超博尔特
AI智能体Manus横空出世!中国AI实现自主执行能力跨越式突破
上一篇:医疗器械etf(159883)3月18日获融资买入32108万元两融余额618413万元
下一篇:MCU微控制器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