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再燃|上上农业总经理于洋:从爬火车铲煤炭逆袭成千万光伏项目“领头人”
发布日期: 2025-01-11 | 作者:直流减速电机
21岁,爬火车铲煤炭;26岁,第一次参加高考;37岁,带头打造出千万级项目……在青岛胶河上上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洋的人生“字典”里,从来不缺少“逆袭”的字眼。
如今,于洋牵头建设了山东省内顶级规模的智能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37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820吨,相当于种植了约65556棵树,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收入约2600余万元。
“如果没有在军队里锻造的钢铁般的意志,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很难撑下来的。”于洋不得不承认。
2006年12月,21岁的于洋退役后进入黄岛发电厂燃料公司,被分配到了一份采样员的工作。“所谓采样员,就是在一列列拉煤炭的火车刚进入电厂时,爬到车厢上,用铲子等工具随机抽取煤炭样品进行检测验证,以此来判断这列车的煤炭质量。”于洋解释道。
这是一份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于洋回忆道,那时工作的前湾港码头,光并列的铁轨就有近10条,常常是六七列火车同时进站,每列火车有60多节车厢,于洋与同班的两位伙伴需要在火车完全停下之前将所有车厢的抽样工作做完,他们必以最快的速度爬上爬下,而就是这样的工作强度,往往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我们是铁道游击队。”那时候,苦中作乐的少年们总是笑着调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于洋被分配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值班员,通俗来讲就是看护运输煤炭的皮带。听起来这是一个较为轻松的差事,但是没有想到社会教给他的这第二堂课仍然是吃苦。“值班员虽不是体力活,但需要直面煤炭粉尘,是个‘脏活’。”于洋形容那时自己上班时的状态:每天像个煤球一样。
经历过这两次工作的磨砺,于洋渐渐意识到了掌握一门专业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26岁那一年,他毅然决定参加成人高考。2011年,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备战,于洋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偏大龄”的大一新生。2023年,在退伍军人事务局的介绍下,于洋又取得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进修的机会,从电力学跨界到农学。“只要你肯努力,永远都来得及。”于洋常说,这股子不服输、敢挑战的劲头是军队教给他的,而一旦人较起劲来,能推开的“世界之门”则是多面的。
也许是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缘故,于洋的工作目光总是习惯性地围绕着老百姓的生活。2017年,大学毕业的于洋进入青岛胶河上上农业有限公司,入职后不久便接手了一个农村精准扶贫项目。该项目位于胶南六汪镇常家庄村,在当时,常家庄村是镇上有名的贫困村,由于几十年前人们大量挖掘矿山,导致这里的地质生态破坏严重,种下去的庄稼不生长,老百姓也就没有了收入。
了解过这里的情况之后,于洋经过多次当地考验查证,与团队一起结合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一套光伏发电项目方案。“我们分两步走,先是在已经被破坏的土地上回填、翻整,保证土质可以适合特定农作物的生长,然后改造了光伏板的设计与间距,保证阳光可以充分透过光伏板的间隙照射到农作物身上。”于洋介绍,这样一来,就能确保光伏发电与农作物生长两不耽误。
经过短短几年的治理,一片不长庄稼的荒地变成了上能发电下能种植的绿洲,1200亩生机勃勃的土地,成为了山东省内顶级规模的智能光伏发电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2022年4月该项目完成40MW并网,年均发电量为6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37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820吨,相当于种植了约65556棵树,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收入约2600余万元。
搞好一个项目,造福一方百姓。据于洋介绍,该光伏发电项目建成以后,可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按照110元~120元/天的工资标准,一个人每年光是这部分收入就超过4万元。另外,光伏发电项目租用了老百姓的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取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022年,于洋出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为了六汪镇乡村振兴发展与六汪镇内的多个农业企业联合打造一个发展文化旅游大产业,以“文化+农业、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教育”为突破,抢抓发展机遇,充分的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六汪镇文旅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这两年,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上新房了,可以感觉到大家手里都有钱了。”看到老百姓生活的变化,于洋表示很欣慰。
“当过一天兵,就要一辈子用兵的规定要求自己。”于洋时刻告诉自己,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是军人的本色,事业之外,他近年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做公益上。
2018年,于洋从CCTV-6播放的节目中看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向偏远山区儿童月捐活动,便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与偏远山区的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定时向这些儿童捐赠生活与学习用品。于洋表示:“虽然个人的力量比较弱小,但是所有的“月捐人”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他们所带给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2019年,于洋跟随山东省电力协会组织去沂蒙山区当地考验查证,看到沂蒙山革命老区饮水困难,当场决定向沂蒙山区捐款10万元;2020年春节期间,于洋又捐款1万元用于小学生的防疫工作;2022年4月,常家庄村40MW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光伏并网发电,于洋向乡村振兴慈善捐款18万元,并暂定至2029年每一年向乡村振兴慈善捐款18万元……
回首这些年,于洋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伍军人,到以专业相关知识和善心服务一方百姓的员,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的军人新形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更努力,以出色的成绩来回报群众、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于洋表示。
奶奶为领免费鸡蛋弄丢5岁孙子,当民警联系到孙子爷爷后,爷爷来到了派出所,而此时奶奶还在排队领鸡蛋
近日,江苏苏州。江先生报警称自己发现一走失儿童,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到小男孩名叫彤彤,今年5岁。原来当天吃过午饭后,奶奶带彤彤到公园玩,中途接到一家超市送鸡蛋的促销电话,便让彤彤自己在公园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近期多次发表“把加拿大并入美国”有关言论,引发关注。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近日,网友反映吉林一大爷在小雾凇岛景区救助受伤女游客垫付3700元医药费后,游客一声不吭离开,引发关注。打抱不平——“好心好意给你垫了3700元医药费你连个声都没吱就走了?”视频中,一男子为身旁衣着朴实的大爷打抱不平道,“好心好意给你垫了3700元医药费,你连个声都没吱就走了?
广州“棺材地铁口”引争议后,涉事公司通报:4人被处理,与设计单位永不再合作
近日,广州花地湾地铁站出入口在改造过程中,因设计造型和颜色酷似“棺材”,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随后,该造型地铁口被连夜拆除。涉事公司对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迅速作出处理意见。
每年发放年货,现场热烈的气氛都让周边的村民,还有屏幕前的网民都羡慕的不行纷纷感慨自己不是光明村的人幸运的光明村,这几天跟过节一样因为,东哥又给老家送年货啦[心][心]7号上午,村民就在刘强东老家的门前等待中午11时30分左右,车队到达村民们放起了烟花迎接并持续到了晚上,现场气氛非
春节前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再次给家乡村民发年货,村里 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1 万现金,外加 600 万的年货礼包!刘强东老家的村子与周边村庄进行了合并,户数达到了1500户,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更多的人将受益于刘强东的善举。